调研显示:租房群体渐重居住体验******
中新网上海1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0日获悉,《全国重点城市业主出租偏好观察》(下称《观察》)显示,近年来租客群体更关注居住品质,“有服务、有智能、有品质、有空间”的“改善型”需求,已然成为新的租房需求。而城市业主却受限于房屋老化,户型陈旧、装修老化等,感到“出租难、收益低”。
中国城市住房租赁智库联合自如研究院发布的《观察》,对时下租客租房需求与重点城市业主出租观念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选择整租、“多一间房”、要求配备智能家居等成为租客主流需求。除常规的卧室、客厅之外,越来越多租客倾向增加单独区域或空间,用来作为娱乐、办公或者储藏空间。这说明“居住体验因素”影响力加强。
从调研的10个主要城市来看,租房市场的房源多以老房为主。 中国城市住房租赁智库联合自如研究院供图面对需求不断升级的租客,近年来城市业主开始面临多重出租难题。长期空置、房子持续“出问题”、租金收益不及预期等是令业主头疼的问题。调研团队方面当日对记者表示,房屋品质不足、生活服务缺失、合规性挑战等问题是导致出租不理想的部分原因。其实,这些也是业主个人自行打理的闲置房屋普遍存在的问题。
据介绍,从调研的10个主要城市来看,租房市场的房源多以老房为主: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出租房源的平均房龄超过22年,而目前装修合理使用年限在10到15年,老龄化房源存在一定的户型陈旧、装修老化等问题;成都、武汉、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的出租房源虽然“年轻”些,但平均房龄也在12年左右,因为出租房房源在新城区、卫星城区数量占比高,毛坯房、简装房较为常见。
调研显示,在租房需求、出租难点快速变化的影响之下,城市业主们的出租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六成的业主认可“追求年度总收益>追求单月高租金”“出租率稳定最重要”“出租前可以在装修上适当投入”“可选择专业长租机构出租”等观点,有超过四成业主表示会将“能否提供明确的租金收益规划”和“能否提供保底收益”作为重要的委托决策标准。
调研团队方面认为,专业长租机构或成为弥合城市租住群体不断提升的品质需求,与个人业主条件有限的房屋供给间的重要“联结器”。有分析显示,春节后的租房市场或将迎来一轮大幅回升,进入春夏季之后,白领及高校毕业生群体将会助推形成一波需求浪潮。调研团队方面认为,个人业主也需要对自身房源的市场竞争力有理性认知,在租住需求爆发期到来之前,通过机构托管、装配升级等方式,提升房屋出租价值,为实现长期稳定出租、综合收益提升打下基础,也以此提升闲置房屋的供给价值,为新市民幸福安居贡献力量。(完)
深圳赴港澳旅游签注预约火爆 春节临近多地提前掀起客流小高峰****** 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李如是 王镜茹 近期,随着各地防疫措施不断优化调整,旅游行业信心明显恢复。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预计将达20.95亿人,同比增长99.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3%。 目前来看,旅游公司正积极备战春节市场。二级市场方面,部分文旅板块上市公司股价已率先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业内认为,旅游业的恢复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客的消费能力,市场复苏不会一蹴而就,旅游业相关公司也要积极探索转型之路,拓展中高端消费场景。 深圳福田出入境大厅 人气爆棚 1月11日上午,《证券日报》记者实地探访深圳福田出入境大厅,现场有大批市民前来办理以及预约赴港澳个人旅游签注。记者通过深圳公安微信公众号预约出入境业务发现,1月11日至1月18日,绝大部分出入境大厅的预约名额已满。 “我们中午都不休息了,连轴办理业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现场情况来看,办理人数和申请预约量均已接近疫情前水平。线上预约渠道拥挤,市民预约成功后,才能在现场取号申请签注,大概4个至5个工作日即可取证。” 据了解,1月10日起,深圳机场码头至澳门氹仔往返航线恢复运营。自此,每日往返两地航班恢复至4班。同时,深圳蛇口至澳门(外港和氹仔)往返航线也将做出航班调整。自1月13日起(除夕、大年初一除外),每日往返两地航班将调整为24班,逢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将在此基础上加开4个往返航班。 航空业也在加速回暖,主要机场客流量大幅增加。以深圳机场为例,春运首日(1月7日)深圳机场航班量位居全国第一,1月8日单日客流量重回10万人次,客流量、航班量双双实现“开门红”。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随着春节临近,预计深圳机场客流量与航班量还将持续攀升。为满足旅客春运出行需求,深圳机场协调航空公司加大了热门返乡航线的运力投放,加班架次约2800班。” 目前来看,多地提前掀起旅游“小高峰”。1月10日晚,《证券日报》记者来到大理古城,街头人潮涌动,周围商铺生意红火。某民宿老板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末至今,大理古城游客数量大增,很多民宿近日出现客满的情况。” 大理州文旅局数据显示,1月2日至1月8日,大理机场共保障航班运输349架次,环比增长25%;旅客吞吐量达3.26万人次。 上市公司积极筹备 迎接旅游业复苏 事实上,去年年底至今,“旅游业复苏”一直是投资者热议的话题之一,黄山旅游、西域旅游、岭南控股、众信旅游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正在积极备战,迎接后续大批游客。 *ST雪发在互动易平台上表示,公司在西塘、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等地的文旅项目春节“不打烊”;宋城演艺也表示,公司各大项目预计在春节和春季期间陆续开园;出境游方面,岭南控股表示,公司出入境旅游组团业务尚未恢复;众信旅游则回应称,正时刻准备迎接旅游行业的全面恢复。 对此,产业经济研究咨询机构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旅游业的恢复速度取决于游客消费能力。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传统旅游景区对客流量的依赖性较强,如何向中、高端文旅消费场景转型,保障公司现金流,是每家旅游公司经营管理层需要思考的问题。就目前趋势来看,已有部分景区开始向‘度假化’方向发展,周边民宿也正向休闲娱乐一体化的产业集群转变,吸引游客进行二次或多次消费,最终实现稳定收入。” 华泰证券分析师梅昕认为,返乡需求有望于今年春节集中释放,并带动线下聚会消费场景回暖,春节后商旅出行有望快速恢复,第二季度后将逐步进入旅游旺季,国内长线游和出境游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修复。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